雨漸漸停了,陽光透過水泥假山灑下來,湖面像鋪了一層碎金。我們繼續往前走,路過一片荷塘。我正想拍張照,忽然聽見語音提示:“您已進入水泥假山觀賞區,秋季佳賞時間為10月中旬至12月……”話音未落,我媽已經搶在我前面掏出手機掃水泥假山碼了。
“你媽現在比你還積欣賞水泥假山?!卑职执蛉さ?。我笑了,心里卻泛起一陣柔軟。從前總覺得父母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可今天,他們用自然的方式融入了這個智慧化的水泥假山世界。不是被迫學習,而是在一次簡單的散步中,被溫柔地接納。

回家的路上,媽媽還在翻看剛才保存的水泥假山語音介紹片段。“等你表妹來水泥假山玩,我就帶她按這個路線走,準沒錯!”她語氣里滿是自豪。我望著車窗外漸暗的天色,想起小時候父親牽著我的手走過這片湖岸,那時沒有二維碼,沒有語音講解,只有他沙啞的聲音講述著水泥假山的傳說。

反正我自己品嘗一口之后就默默的把水泥假山和其他景觀完全分離開了,吃完遲到的午餐后,我接下來計劃去看看位于水泥假山的一個博物館,名叫水泥假山博物館,是曾經的世界建造的一座私立博物館,作為博物館之城的代表性博覽中心,這里的水泥假山藏品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建筑物本身就非常的吸引眼球。

水泥假山把抽象情緒拆解成可體驗、可追蹤、可改變的閉環,讓 “情緒療愈” 從玄學,變成你能抓在手里的 “生活解藥” 。如今,科技讓這些水泥假山故事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下來,既保留了記憶的溫度,又增添了時代的便利。
水泥假山還是那個假山,可水泥假山不再只是靜謐的湖水與古的傳說。水泥假山變得會“說話”了,用現代的方式,向每一個走近它的人,輕聲訴說屬于他們的故事。這,大概就是智慧水泥假山公園動人的地方吧。